一、设备原理与安装要求
1、单向流洁净机制
层流传递窗通过顶部高效过滤器(H14级)形成ISO 5级洁净空气(优于百级标准),气流从上至下单向流动,确保传递区域无菌。
2、电子互锁系统
两门具备强制互锁功能,禁止同时开启,避免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空气交叉污染。
3、安装规范
需水平嵌入隔墙安装,确保密封性。
电源需可靠接地(220V),防止漏电风险。
二、标准操作流程(SOP)
1、物品预处理
使用0.5%过氧乙酸或5%碘伏擦拭物品表面,降低微生物负载。
避免传递未密封容器(如液体或易碎品),减少泄漏风险。
2、传递步骤
放入物品:打开外门,快速放入物品后关闭,启动紫外灯或风淋系统。
3、消毒程序:
- 紫外线消毒:照射时间≥15分钟(辐照强度≥50μW/cm²)。
- 风淋系统:风速≥18m/s,吹淋时间可调(0-99秒)。
- 取出物品:消毒完成后,通知接收方打开内门取出物品,确保两门交替开启。
4、禁止事项
严禁传递易燃、易爆、有毒物品。
禁止在消毒过程中开启内门(紫外线或风淋运行时)。
三、维护与监测规范
1、日常清洁
每日使用无腐蚀性消毒剂(如75%乙醇)擦拭内外表面。
避免使用含颗粒或腐蚀性成分的清洁剂。
2、关键部件维护
- 过滤器管理:
初效过滤器:每720小时更换(根据使用环境调整)。
高效过滤器:风速降至标准值以下时需更换(通常累计使用8000小时)。
密封性检查:定期检测密封条和门锁,防止变形或松动。
3、性能验证
每3-6个月检测工作区风速、菌落数及净化效率。
记录维护日志,包括清洁、消毒、维修等操作。
四、应急处理与安全管理
1、设备故障处理
互锁失效:立即停止使用,检查电路或机械部件,修复后需重新验证密封性。
风速不足:清洗初效过滤器或更换高效过滤器,确保送风面风速达标。
2、污染事件应对
使用过氧化氢干雾灭菌设备(雾化颗粒<5μm)处理密闭空间,确保消毒剂充分覆盖。
3、人员培训要求
操作人员需经培训并授权,熟悉设备性能和应急流程。
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或修改设备参数。
通过以上规范,可最大限度保障层流传递窗的安全运行,降低生物安全风险。建议结合设备说明书及实验室具体需求制定个性化SOP。